狩猎,从曾经的谋生技能到现在的娱乐运动,因为跟“杀生”和“生态”扯上关系,在国内一直饱受非议。自去年8月马云英国打猎引发争议,“狩猎”一词再度引发热议。
最近两天,华西都市报连续报道了四川多起非法狩猎案件,并探访了省内一家面积超万亩的合法狩猎场(详细报道请关注1月19日、20日报道)。事实上在国外,狩猎在某些范围内一直很体面地存在着,即使在动物保护主义者眼中,也有“以猎养护”的说法。
据记者了解,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机构,专门为想要到境外狩猎的人士服务。究竟应不应该允许狩猎场的存在?这到底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还是助长偷猎气焰?
1984年,国内首家经林业部门批准修建的固定狩猎场——桃山国际狩猎场,在黑龙江省建成。而后的30年里,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陕西、四川等地也陆续建立了十余个国际狩猎场。
然而,这些国际狩猎场的存在却一直饱受争议。究竟应不应该允许狩猎场的存在?这到底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还是助长偷猎气焰?